浅析大学生极端行为的成因与防范
石成贵
(BOB登陆链接 四川南充 637131)
【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暴力杀人等极端行为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给学生自身的发展及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本文拟对大学生极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做一些分析,并对大学生极端行为的预防做一些探讨。
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绝大多数有理想、有知识,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然而,少数极端行为有时发生,特别是近年来人数在增加,恶性在加大,并以自杀、离家出走、杀人(伤害)几种极端类型居多。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所经历的人生课题,所面临一系列矛盾和困惑,所体验的心理冲突是非常强烈的。一旦遇到某种挫折,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焦虑不安,抑郁消沉,苦闷自卑,甚至发生精神失常、行凶和自杀事件,这些现象都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如果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就会形成心理上的障碍。如何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是社会向高校提出的挑战。为此,探究大学生极端行为的成因及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是一项非常迫切并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一、极端行为的定义
所谓极端行为,是行为主体由于内外各种原因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时所做出的以事情发展极限作为行动结果的行为。大学生极端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所实施的如自杀、自残、自毁等恶性行为;二是对他人所实施的如暴力攻击、故意杀人等恶性行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行为,极端行为的发生发展乃至实施过程中具体的外在表现,无—例外地由极端行为人相应的心理所支配并表现出独特的认知、动机、情感和性格等心理特征。
极端行为与过激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过激行为就是“过头”、“过分”、“超越理智”、“不当”的有违传统道德和公共规范的一种丧失理智的行为。过激行为一般都是因为某种特殊环境和事件的强烈刺激而引起,当事人有可能因情绪上的不稳和过于激动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如球迷闹事、骂人、在公共场所围观起哄等。过激行为是很容易转化为极端行为的,这就是有很多过失犯罪的案例发生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在平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尽量让这种过激行为少发生或不发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和谐和社会。
二、大学生极端行为产生的原因
1、传统教育的偏颇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人千呵万护,客观上造成了他们性格中的脆弱、敏感、依赖性强、承受力差的一面,而我们的教育又恰恰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许多学校和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重知识的掌握,不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不顾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承受能力,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这种传统教育忽略了学生思想的进步、人格的塑造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对道德理性和人类精神的偏废、理想信仰的缺失,影响到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意识的培养,轻则使学生成为依赖性、奴性强而少有创造性和独立见解的平庸之辈,重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走上极端的道路。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
目前高校中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辅导员没有做到人尽其责,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肩负起引导、教育、管理和服务于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再者当前高校虽然开设了一些政治理论课,然而有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唯书唯上,理论脱离实际,使学生面对现实很迷惘,其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和价值观的混乱,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偏离。
3、法制观念淡薄
根据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小学阶段根本就没有专门的法制课,只是到了大学才开设法律基础课,很多学生对法律基础课不以为然,根本不认真学。这就导致大学生从中小学就缺乏法制观念,在大学学到的法律知识又少得可怜,法律意识依然淡漠,而法律意识淡漠往往是导致违法犯罪等极端行为的关键因素。加之图书文化、音像制品市场的一度混乱,一些非法出版物如淫秽书刊、VCD光盘陆续流向市场,流进校园,流进大学生的手中,一些意志薄弱者,在得不到社会、学校、家庭及时教育引导的情况下,经不住诱惑和刺激,就会走向极端的深渊。
4、压力在增大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最终成熟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常常会感到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压力源集中在学业问题、社交问题、情感问题、经济问题和前程问题等方面。压力的加大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凸显,成为造成他们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压力不协调要比认知不协调更严重,更让人沮丧,威胁性更强,极端的解决办法就是自杀,并可能间接地导致严重的犯罪和攻击行为。上大学交费,毕业双向选择,就业压力增大,用人单位苛刻等等,这一切又使一些大学生无法保持良好的心态。他们抛弃了信念的追求,冷落了心灵的健康,进入一种浮躁、世俗甚至恨世、厌世的状态,进而诱发极端行为。
5、心理不健康
有的大学生对他人不信任,喜欢猜疑,怀疑别人是在利用或者损害、欺骗自己,无法忍受他人的蔑视或轻视等等,明显地存在着偏执型人格障碍或偏执型的人格障碍倾向。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轻易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当爱情受到波折时,常怀疑对方不忠,或出现自己得不到休想让他人得到的想法等等。尤其在面临新的环境、遭受挫折和重大事件时,会出现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而引发极端行为。
6、结果价值失范
结果价值是指人们对于攻击行为的结果所赋予的重要性和关注程度。这对大学生极端行为起着不可估量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不仅能帮助他们对极端行为产生预期,而且也能促发或抑制自身行为发生的心理动力。当大学生只注重采取极端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是利己性结果,获得一些实质性或象征性报偿,而极少考虑或很少注重此行为带来的消极、有害的后果时,就表明极端行为者赋予极端行为高结果价值,而对个体行为中的侵害性、反规范性赋予低结果价值。当具有高自我价值感的人受到负面影响时,他们对外部评价的反应就会很强烈。表现在极端行为的发生上,则经常与行为主体对其行为的主观合理化紧密联系。在极端行为者看来,自己的行为并没有给他人构成损害,打架斗殴甚至杀人只不过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有过错的人进行惩罚是正当和合理的,从而心安理得地去实施极端行为。
三、防范大学生极端行为的有效措施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指出:加强法制重要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一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思品、法律、社科类课程和安全课时对大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安全守法、崇尚文明的教育。二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氛围;三是充分争取社会支持,依靠宣传、司法、教育、新闻等职能部门,设计有效活动载体、用事实来说话、用案例来剖析、用活动来宣传、实现全方位宣传教育效果;四是创新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与法同行”、“讲身边发生的法律”等主题班会、座谈会,以及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宣传咨询、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修养。
2、改进思想品德教育
切实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改革和建设,认真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要阵地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疑惑、疑难问题,以适应大学生活为切入点,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和时代特征,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有爱心、守法纪、讲诚信、负责任、能自强、会创业的人才和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3、加强生命教育、死亡教育和挫折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去理解生命,追求价值,关注人的生命、生活,尊重人的价值。死亡教育则是通过对死亡的了解,进而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和反省自己的生命,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不同于思想道德教育或生理卫生教育,而侧重于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开展教育,传授给大学生有用的心理知识、伦理规范、交往技巧、应对挫折的策略等等,从而使大学生珍惜生命,健康成长。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象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为此老师要向大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树立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指出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使之能正视挫折、克服挫折、避开挫折。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会让学生有充实感。文化是一种感染力,它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世界。校园文化能渗透出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培养能力、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增强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把自身置身于优美的校园里,可以使郁积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感情得以抚慰,心灵得以净化,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而不良的校园环境易使学生消沉、低落。这些潜在的因素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我们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来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坚持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支援性等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原则的前提下,着力于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鼓励成功,通过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来带动课堂的良好氛围。
5、教导大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与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增进心理自我保健的意识与技能,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一是自我暗示法,借助积极合理的言行,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调节自己心理状态。二是合理宣泄法,采取不危害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方式,将内心痛苦或怨恨发泄出来,以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使心理恢复正常。三是自我代偿法,当自己某一需要不能满足时,通过别的途径满足需要,或改变原有的目标,用另一目标取代。四是自我升华法,将自己不为社会认可的动机或需要变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或需要,变消极心理和行为为积极心理和行为。五是幽默化解法,自己在遇到挫折或处于尴尬处境时,用机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语言、行为来化解困境,消除误会,减轻紧张气氛,放松情绪,达到维持心理平衡。
6、建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与体系,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一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救助,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跟踪调查。二是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大学生心理危机症状因人而异,引发心理危机的因素错综复杂,因此应根据预警对象的情况建立一套有监测功能的指标体系。三是建立以学生和学生社团为主体的预警互助网络,集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十分必要,充分发挥朋辈之间鸿沟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动性大等优势,适时地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助协会”和“院系大学生心理协会”等组织。四是建立以教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督导扶持网络,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学科内容的心理教育因素,化解所教授学生的心理困扰。同时,要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施以积极的心理感染。教师和辅导员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学常识,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形成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张敏生.大学生过激行为心理机制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2]吕途,杨贺男,张绍波.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心理成因与预防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3]刘晓磊,肖军.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立体应对机制的探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3).
【信息由武装部 保卫处 提供】
- 上一篇:浅析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有效途径
- 下一篇:浅谈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