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审稿人:admin
- 时间:2016-01-01
- 点击:1456
高职教育: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的十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10年发展,正是为区域协调发展打基础的10年,适应了不同地区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有效改善了区域人力资源结构,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基础。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2000年到2010年,全国常住人口每10万拥有大学(大专以上)程度的人数由3611人增长到8930人,而在四川、广西、安徽、云南、贵州和西藏等6省(自治区)则由不足2500人分别增长到5200人以上,该指标最高的省区(不含直辖市)与最低省区的差异由4.8倍下降为2.3倍,区域人力资源储备呈现均衡趋势,高等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
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学校教育,以高等学校的学历教育框架为基础。这是基于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选择。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人们参加高考选拔的意愿十分强烈。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不仅适应了人民群众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有利于规模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优势。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在开展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
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横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一方面,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目前主要承担高等学校的专科学历层次教育,为广大适龄青年提供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高职教育也属于职业教育,目前主要招收高中阶段应届毕业生,开展全日制职业教育,学制一般为2~3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高等学校学历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让进入高等学校的年轻人掌握就业技能,顺利就业。
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让更多青年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更多家庭能够走进大学校门,对于国家、民族未来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2到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为2299万人。据麦可思调查,2011届高职学校毕业生中,88.1%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并且连续三届稳定在这一比例。据此推算,近10年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200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实现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12.7%来自于贫困地区,22.2%来自于西部地区,16.2%来自于民族地区。来自以上三类地区的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3%是在本市入学,83%在本省入学。对于这些地区的老百姓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不但帮助他们的孩子圆了“大学梦”,又能够在自己的“家门口”读书,而且“上得起”。
高等职业教育将培养目标定位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高职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使之能顺利就业。1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提升。2011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达89.6%,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接近,并且实现连续两届较快的增长;而该届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2482元,同样实现两届连续上升。毕业生就业和薪资状况的良好表现,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高等职业学校的地区分布均衡,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形成独特的“服务域”和“发展域”。我国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为1280所,其中50%分布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是高等学校布局结构重心下移、为地县级城市提供大学文化程度劳动者的重要平台。除西藏、青海、宁夏以外,其余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20 所以上的高职院校。有25%的院校位于西部地区,19%位于民族地区。这种院校布局促进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深入至地市一级地区发挥着主导作用,也对所在地域及其社区的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有利于满足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高等教育和文化发展需求,适应了区域协调发展要求。2004年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联合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规定“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在政策上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基础层面和职业教育的高端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贡献。
二、发展:基于高等教育的管理规范和质量工程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质量是重要任务。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整个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强化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2009年温家宝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2012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开始于2003年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高等职业教育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由于高职教育大发展是高等教育扩招政策驱动的结果,很多高职院校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观念到物质条件的准备都不充分,迫切需要一个指导基层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指挥棒”。教育部开展五年一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通过各省份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与组织的评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高职学校举办者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增加了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有效推进了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很多院校将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搞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促进了高职教育理念、办学定位和思路的确立,强化了高职教育办学特色。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是在教育部开展“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背景下组织起草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首次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从政府层面确认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类型教育的特征、地位和作用,更进一步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方针和目标,提出“适当控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明确要求,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范发展受益于高等教育规范管理的支撑系统。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具有发展历史较长、管理比较规范和支撑系统比较完善的特点,拥有规范的办学条件设置标准及其严格的管理体系。例如,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对包括校长、系科和专业负责人、专兼职教师队伍、土地校舍、图书设备、专业以及4年内发展要求等都做了具体规定,使高职院校软硬件建设有了政策依据。因此,无论高等职业学校是办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还是中西部地区地县级城市,从新办学校设置条件审定到专业设置标准,从办学水平评估到教学工作规范,都必须符合设置条件。伴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是高职学校设置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和相关评估要求,提高了各地规范办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目前高职学校的东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小于其他类型教育的学校。此外,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人事司、高等教育司、高校学生司等相关业务司局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撑系统对其办学条件、队伍要求、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和招生就业等提供了系统保障。同时,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评审、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奖、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等一系列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都为高职教育优化教学资源、增强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机遇。
经过10年的规范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教育部2011年发布重要文件,明确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中央财政专项投入20亿元,面向所有公办高等职业学校,每个学校重点支持1-2个专业建设;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要求,200所国家示范性建设高等职业学校和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次公开院校版及省厅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在此基础上国家版《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公开发布,标志着高质量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进入重要阶段。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着力建设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改革:基于职业教育的服务宗旨和就业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的10年改革与发展,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机遇。2002年到2005年,国务院和相关部委连续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推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为了推进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从2002年10月到2004年2月在不到一年半的关键时期,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产结合、合作育人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改革;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要求广大高等职业院校切实把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主要特征。从传统的学科本位模式转向就业导向模式,要求在培养目标上从偏重理论知识转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在学习制度上从学校为核心、全日制教学为主体转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转向重视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行动导向重于书本知识;在证书制度上转向注重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双证书”制度;在教学评估上转向重就业能力、重社会评价,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在学习方法上转向教室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使就业成为促进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学习过程上转向满足经济界和个人生涯发展的双重需要,为提高就业技能和职业修养打基础;在专业教师的要求上转向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技能大师作为兼职教师;在决策管理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从重决策向重服务转变,更加重视企业用户的意见等等。为此,教育部将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调整为工作评估,在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对高职教育增加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要求,在国家名师奖评审指标中增加教师的企业经历和行业影响及贡献,在优秀教学团队评审中增加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和作用等,形成了明显的政策合力。
实施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有效加快了高职教育改革步伐,产生了重要的辐射作用。2005年,国务院提出重点建设高水平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它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决策,在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关键在于加强基础能力建设,需要一批优秀院校的引领。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发布,要求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其总体目标是通过计划实施,“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发挥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注重建设,注重改革,注重行动,注重绩效,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项目实施计划不编制统一建设标准,而由项目院校自己确定三年建设目标,自己明确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专家论证建设内容对建设目标的达成度与可行性。为此,项目建设特别重视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预算的论证和修改,引导院校注重观念变革,强化绩效意识,使大部分学校对示范建设理念、目标、任务和内容有了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示范建设项目创造性地建立了“以信息采集和绩效监控”为抓手的项目运行机制,这是公共财政优化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重要政策导向。此外,中央财政预留部分专项资金,对项目执行情况好的院校实行绩效奖励。在示范建设项目验收时,也有个别项目暂缓验收,虽然留下遗憾,但对学校强化财政预决算意识、绩效意识和改革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强化了示范院校是“建出来”而不是“评出来”的这一重要发展理念。2010年启动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进一步将示范项目建设中发现的体制机制、环境政策、教师资源和服务能力等制约因素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方面,丰富了示范建设的内涵,增强了引领和辐射功能,成效显著。
改革高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和办法,是教育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形成政策合力的又一大重要举措。200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启动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这是在新形势下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职院校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改革“工作评估”既着眼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更关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潜力,关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目标和规划,而这正是高职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之所在。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不但突出强化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方针,而且提出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评估原则,明确要求“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开展“工作评估”要求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的当年数据分析及逐年数据变化趋势评价,辅以现场有重点的考察,全面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校加大对工学结合模式改革的投入,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推出“工作评估”新方案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扭转“水平评估”老方案中“本科压缩饼干”的评估导向,站在评估主体需求立场上,列出了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等7个主要评估指标,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得到大家认可的办学方向和落实这些要求的措施方法,系统地设计成评估指标体系,形成政策合力。新的评估指标体系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走向完善与成熟,强化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教育的特色,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强化这些特色,是全面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也是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改革后的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突显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人才培养工作有特色、上水平。
四、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自觉服务于高等教育面向经济社会的基础层面,即面向以往难以为高等学校所顾及到的广大低端服务领域,正在承担起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10年来,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主动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为服务“三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为三线城市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10年来,农业类和涉农高职院校注重面对农民、面向农户、面朝科技,直接服务农业生产,成为支撑“三农”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2011年,全国共有涉农高职院校达343所,占到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27%,其中农业类专业点达到1042个,在校生近70万人。尤其是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农业类高职占到了10%。他们贴近“三农”,服务“三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让农民的收入翻番,带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例如,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以技术服务农户,引领粮食生产,2011 年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粮食生产贡献奖”;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改制实验农场为玉米制种企业,制种面积10 万亩,培育了10 多个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行销内地7省区,辐射全疆各县市,带动了3 万多户农民脱贫致富;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帮助滨海县陈涛乡实施白鹅养殖项目,实现产值1.5 亿元,收益2000 万元,户均增收6300 元。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异军突起,其高技能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10年来,各地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培养大批紧缺人才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有效缓解了制约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问题。2011年,全国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有近六成,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约三成,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例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35个行业协会、307家民营企业共办30多个订单班,并为民营企业提供大量技术服务,与民营经济互动,与企业行业共赢,被誉为“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助力地县城市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据麦可思对2009~2011届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显示,2011届高职毕业生有35%在院校所在市就业,68%在院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这两项比例连续三届均明显高于本科。在被调查的高等职业学校2011 届毕业生中,有51.8% 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19.6% 在西部地区就业,13.9% 在民族地区就业,4.9% 在贫困地区就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县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呈现均衡发展的高职院校布局,为地县城市区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全国100所骨干高职院校中,超过50%位于地级市及其以下地区,有的还是当地仅有的高校,他们不仅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为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高职院校努力为所在地区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取得明显成就。例如,贵州省铜仁市地处黔东地区,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生源1∕3来自铜仁地区,1∕3来自贵州省其他地区,还有1∕3来自贵州省外其他省区,通过三年的教育教学和生产项目实训,尤其是培养与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就业创业能力,最终,学院每年有80%左右的毕业生留在铜仁地区内,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成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积极探索者,也是对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通过为核心岗位输送高素质人才,引领基础产业、艰苦行业(例如农业、交通、建筑、能源等)、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线地区(地县城市、农村乡镇)又好又快发展;而且还通过努力提供智力、技术、文化支撑,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东西部均衡发展及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通过为辅助岗位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助力新兴产业、高端行业转型升级,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一线地区(省会城市)健康和谐发展。
五、展望进一步推进区域均衡的“服务域”和“发展域”
面向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将更好服务区域均衡发展,在构建更加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将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我国正在进入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重要历史阶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核心竞争力,让农民持续增收,必将更加重视支持“三农”的人力资源开发,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的相对均衡,已为建设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和支持“三农”的长效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基本形成地级市至少有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面向未来,高等职业学校将更加贴近地方产业,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以及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项目建设的成效日益显现,重点建设专业对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促进学校更好地服务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学校必将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于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引领“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面向三线城市,正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服务域”,也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域”。高等职业学校具有与城镇、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直接对接的天然优势,已在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向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将进一步重视服务于“三农”发展,更多培养能够留在本地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解决农业生产、农民增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强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方式,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在城镇化建设、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等领域的高端引领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为解决区域中小微企业技能人才匮乏、技术研发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向未来,高等职业学校将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与企业共同组建技术应用、研发、服务中心,为处在产业低端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新产品开发服务,向中小微企业推广先进技术,增强中小微企业集聚地区的技术研发能力;加强中小微企业的实用性技术培训,帮助中小微企业及时掌握信息和技术,提高中小微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提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加快三线城市发展,提升地县城市发展水平,有助于国家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三线城市的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人才服务,在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面向未来,要进一步优化院校布局,找准高职院校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充分发挥其了解区域发展需求、学生区域认同感强等优势,专业对接产业,更多更好地培养区域发展急需、“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高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与咨询服务,积极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要求,在区域发展战略急需而普通本科院校难以辐射服务的区域、产业和企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进我国区域均衡的基础力量。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过渡,当高等教育资源不再稀缺、而生源稀缺的时候,高职教育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高等职业学校与县域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发展域和增长点,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和支持“三农”发展更将大有可为。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城市高职院校与县镇、农村中职学校多种形式的合作,打破部门和所有制限制,实行跨行业、跨学校资源整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办学、设备、师资、教学和就业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城乡互动,资源共享,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倡导三线城市的高职学校以服务县域经济和支持“三农”发展为方向,以优化县域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和投入环境为要求,与县级政府共建“县校合作校区”,既为高职学校高年级学生参加基层生产实践教学提供平台,更为提高县域中职教育质量、缓解高职教育生源矛盾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