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审稿人:admin
- 时间:2016-01-01
- 点击:903
最近,农业科技创新成为“三农问题”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农业科技创新最终落地还要靠种田人,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
据统计,我国8亿多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科学素质水平只有城市居民的1/6左右,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尚未掌握现代生产技术。不仅如此,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大多40岁以上,平均年龄55.2岁,并且以妇女居多。新生代农民要么不会种田,要么不愿意回去种田。种田如果没有“接班人”,就会面临农业科技创新难落地问题。设想20年之后,目前的一线农民干不动农活、子女又不愿意返乡务农时,我国的粮食安全将以何为继? 其实不独中国有这种情况,笔者在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考察时发现,这些发达国家的农村虽然建得很漂亮,空气足够新鲜,环境也足够亮丽,但农村依然还是留不住青年人。原因很多,包括在农村务农收入不高,农村较冷清,青年人喜欢城市的人气等等。 如何才能破解“无人种粮”、“无人养猪”的困局?有三条路可走:其一是从娃娃抓起,通过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植入农业内容,增加对农业有兴趣的未来接班人;其二是对目前义务教育之后的青年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培育更多的种田能手;其三是通过优惠措施吸引部分进城人员返乡。 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以“智识教育”为主,主要对象也是学龄阶段的农村青少年,教学内容以升大学为目的,而最终能够考上大学的在河南等农业大省不足20%。当前的农村教育,无论在目标、体系建设还是内容设计上,都存在强烈“离农化”倾向,使得农村学生缺乏对农村的认同感,更不熟悉农业的基本知识。 因此,针对16岁以下的农村青少年,应该引入“双元制”教育理念,改革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模式和内容,纠正“离农化”倾向。可以在智识教育的课程之外,增设劳动技能课程,适当安排适应当地需要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教育。此外,应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尤其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自编乡土教材,使学生加深对农村、对家乡的热爱和了解与认同感。通过教育目标定位,培养一批立志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 同时,国外对义务教育之后的“社区教育”理念值得借鉴。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后,相应的农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基本上是缺失的。仅有的培训也只是如何让他们到城市去打工,这种单向的流动培训对农业发展很不利。所以应该针对16岁以上、脱离义务教育阶段又未能顺利升学的农村青少年,建立完善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做到“无缝衔接”。针对正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老、中、青年农民,应以社区教育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职业需求,分别提供各种培训和教育服务。 费孝通先生曾经介绍过传统中国的人力资源双重循环回路,即乡村地区通过科举等方式向城市输送人才,这部分人力资源再通过告老回乡等方式,作为“乡绅阶层”回流到乡土社会,并广泛参与到乡村社会的管理和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之中。目前我国这种双重循环早已断裂,农村基本上成为“抽水机”,大量农村优秀青年通过大学、打工、当兵等途径离开农村,使城乡之间的经济“剪刀差”也变成人力资源的“剪刀差”。国家应该采取有效的政策吸引部分有志农业的青年返乡,重新构建双重循环回路,培养一批种田能手,并且给予相应的荣誉与奖励,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能够留在农村,从而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