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行专业、课程诊改第二次模拟汇报会

  • 作者:教务处
  • 审稿人:黄海平
  • 时间:2021-12-13
  • 点击:4578

为了进一步检验各专业、课程诊改工作成果,做好我院即将到来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复核,切实深入持续推进,及时发现诊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21年12月12日上午8点30分,在明德楼208、236分两个小组举行专业、课程诊改第二次模拟汇报会,本次主要针对8个专业和16门课程(含公共基础课4门),此次汇报继续采取负责人模拟汇报,专家评审给出意见,负责人会后修改完善的方式。院长苟国旗,副院长高炳易,副院长罗通彪出席汇报会。参会人员还有教务处处长黄海平,各系主任、教学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教研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汇报人),课程负责人(汇报人),质量办工作人员等共计50人。

会上,畜牧兽医、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小学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8个专业负责人从专业诊改基础、总体设计、诊改运行、诊改成效和下一步诊改方向5个方面汇报诊改工作。

会上,《猪生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模拟电子技术》《大学英语》等16门课程负责人从课程诊改基础、总体设计、诊改运行、诊改成效和下一步诊改方向5个方面汇报诊改工作。

汇报会上,各系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负责人对于本系部的专业及课程进行点评,与会人员也给出参考性意见,也对一些细节问题给予提示。

罗通彪指出,各专业和课程针对评审意见进行修订和再次打磨后,本轮汇报整体情况较上次有了显著提升。

高炳易提出,各专业、课程负责人将按照现场点评建议,继续修改汇报材料,不断完善汇报内容,力争实现诊改复核汇报工作的完美收官。

苟国旗强调,汇报材料必须规范,要多用诊改系统里量化的数据来清晰表达诊改工作。专业和课程汇报诊改要对照“找没找”、“动没动”、“改没改”九个字,找准专业与课程建设目标与标准,尽快建立诊改理念,诊改成效紧紧围绕质控点。

“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追求的理想境界,其核心是使每个人都成为质量保证的责任主体。”学校将以专业及课程诊改为契机,继续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



第一会场

第二会场

会议一角


Baidu
map